春日的武汉,小雨淅沥,常青公园里的杨柳抽出嫩芽,花草益发茂盛。浅蓝色的跑道上,有市民慢跑;湖边的亭子里,一群白叟吹拉弹唱。这是一座看似一般的城市公园,但它承载着重要的治水功用。
常青公园的地下,藏着一座10万立方米的调蓄池,它有助于缓解机场河终年令人困扰的“小雨小溢、大雨大溢”难题。而这座调蓄池的建成得益于武汉市近年大力推动的水环境综合管理工程。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开端,武汉市结合黑臭水体管理实践和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出台了一批包含汉口老城区排水通道黄孝河、机场河在内的要点流域管理规划,武汉市水环境改进由此进入提速阶段。
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管理二期项目技能负责人邓德宇说,黄孝河和机场河的上游是暗涵,聚集沿线居民的日子废物污水,曩昔一到旱季,很多雨水汇入暗涵,容易形成污水溢流至明渠,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日子。常青公园地下新建的调蓄池能够减少旱季洪峰流量,让雨水不再搅扰污水的运送和处理。
据介绍,整个二期项目有21个子项,包含建造1座地下净水厂、3座调蓄池、2座污水强化处理设备等,已于2022年8月悉数竣工。
项目建成后,怎么调度运营成了一个新问题。因为黄孝河、机场河两河流经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4个行政区,沿线家权属单位,运转数据难以汇总,调度和谐难度较大。
为了处理这样一些问题,武汉市水务局上一年12月印发了《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管理调度预案(试行)》,清晰了安排架构、调度规矩、调度机制,建立了三级决策程序。
准则完善之后,管理项目的“大脑”——才智水务调度中心有序运转了起来。记者走进调度中心,在一块巨大的显现屏上看到,整个流域内水务设备的实时运作状况显现在地图上,一望而知。屏幕前,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处理各类数据。
“一旦有或许呈现降雨等状况,调度中心会提早收到气象部门的预告信息,工作人员剖析预判之后,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够向相应水务设备的管理人员宣布调度指令。”才智水务调度中心运营司理薛媛冬说。
图为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管理二期项目才智水务调度中心。新华社记者 万芃琦 摄
据武汉市水务局污水处介绍,结合要点流域管理,曩昔5年里,武汉市建成初雨处理厂2座、溢流污染处置设备2座、溢流污染调蓄池23座。市内雨水和污水协同处置才能逐步增强,日子废物污水处理才能到达491万吨/天,旱季溢流调蓄和处置才能到达100万立方米以上,要点流域具有了必定的溢流污染处理才能。
通过绵绵小雨的冲刷,机场河岸边的树木青翠欲滴,空气分外新鲜,明澈的河水慢慢流动。现在,机场河明渠水质到达Ⅲ类,人们从前避而远之的臭水沟一带,现在成了市民漫步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