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短袖衫,有的穿着热,有的穿着凉快,除了跟厚薄有关系外,也和面料本身有关系。
棉麻材质中,本身含有的纤维素结构,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也就是喜欢跟水分待一块儿。这些结构能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并把汗液导流到衣服的外层——帮助汗液挥发,保持皮肤干燥。
在这件事上,麻类纤维更优秀一点。麻类纤维的内部有细长的空腔,能更好地通过毛细效应把水分从体表导到衣服外侧。
如果你仔仔细细地观察,会发现相比化纤衣服,纯棉衣服洗完后晾干的速度要慢得多,这就是棉纤维锁水能力的体现。
如果出汗很多,或者空气中水分含量比较大,棉质衣服也只能帮你排出一部分汗水,同时也会吸收一部分汗水,湿哒哒地捂在身上慢慢挥发,让你又热又闷。
喜欢穿修身雪纺衫或的朋友们,应该体会过那种面料如塑料袋一般包裹着汗水的滋味,甚至在脱了衣服后,还能在皮肤表面看到大颗大颗的汗珠子。
但是经过改良的合成纤维,穿起来不会那么难受,同时也保留了合成纤维挺括、不易皱的特点。
有的改良,是在纤维合成的过程中,在纤维表面覆盖含有亲水性质的羟基组分,让纤维具有吸水的能力。
还有的改良,是让纤维的截面,由实心变成中空,或者在纤维的纵向表面增加沟壑——这样一来,纤维就能够最终靠毛细效应吸水,把汗液从皮肤导到环境中去。
事实上,很多改良后的合成纤维技术已很成熟了,早就投入了市场,和我们常常买到的大牌有长期合作,比如我们常穿的速干衣等,就是改良后的合成纤维的成果。
在纤维中添加比热容比较大的材料后,面料需要更加多的热量才能升温,所以穿起来凉凉的,在空调房里穿,甚至大热天的会越穿越冷。
夏天的热,不仅来源于高温的环境,还来源于毒辣太阳的直接照射,因此,防晒也是乘凉的重要一环。
涤纶等合成纤维结构中,有一种特殊的官能团,能吸收一部分波段的紫外线,所以涤纶衣服本身就有防晒作用了。
当然,也可以在纤维或织物表面涂覆一些物质,帮助吸收紫外线,不让紫外线抵达皮肤。
在织物上添加氧化锌、氧化钛和陶瓷粉末等,能大大的提升织物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折射能力,从而把紫外线“反弹”出去。近几年大热的一些防晒衣,就用到了这些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衣服的抗紫外线性能,都是在纤维或织物做好之后,再通过添加物质才有的——简单来说,很可能穿多了、洗多了,防晒效果就越来越弱了,最终变成一件普通的薄外套。
因此,在购买防晒衣的时候,最好了解一下,产品有没有经过多次水洗后的防晒能力。
最后一个问题,大夏天的,不穿衣服是否更凉快?在室内或许是的,在外不穿衣服不仅晒,而且拘留所里真不一定有空调。
[2]张鹏飞,蓝海啸,赵坚.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现状及发展的新趋势[J].纺织科技进展,2011(05):10-12.